⒜ 、而度为0的结点叫叶子结点 ,由二叉树的性质可以知道在二叉树中叶子结点总是比度为2的结点多一个,故总结点=叶子节点数+度为1的节点数+度为2的节点数。这也是一个规定的公式 。
⒝、二叉树中树的度指的是树中最大的结点度。树的结点包含一个数据元素及若干指向子树的分支。在计算机科学中,二叉树是每个结点比较多有两个子树的树结构 。通常子树被称作“左子树 ”(left subtree)和“右子树”(right subtree)。一棵深度为k ,且有2^k-1个节点的二叉树,称为满二叉树。
⒞、【答案】: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哈夫曼树的定义 。哈夫曼树都是m叉正则树。可以这样计算:设分支节点数为i,则总结点数=ixm+1(i×m没有带根结点 ,所以加1)又总结点数=i+n两式相减就能得到i=(n一1)/(m一1)。应选C 。
⒟ 、比如12之间在相邻数字之间。后序遍历结果为DECBHGFA,所以根节点为A。中序遍历结果为BDCEAFHG,所以A左子树的集合为BDCE ,A的右子树的集合为FHG。后序遍历中A的左子树集合BCDE的后序遍历结果为DECB,因此B为此左子树的根节点 。
因为4 为根,10 为4 的右子树,因此接着插入的6应当插入在10 的左子树上 ,这样就不平衡了,需要做先右后左的双旋转RL,最后6为根 ,4是左子树,10 是右子树。可以使用标准的平衡二叉树的算法,从头到尾一个一个插入 ,生成平衡二叉树。可以使用标准的平衡二叉树的算法,从尾到头一个一个插入,生成平衡二叉树 。
如上图所示:新插入结点 37 时 ,距离他最近的平衡因子绝对值超过 1 的结点是 58(58 结点左子树高度是 3 右子树高度是 1),所以从 58 开始以下的子树为 最小平衡子树 举例: 用 [3,2 ,1,4,5,6 ,7,10,9 ,8] 这个数组组成一个平衡二叉树。下图图1 中。
下面是一个 6阶B-tree(m=6),它一个节点可以拥有的最大键数是5,当插入数字6时 ,左边节点到达最大键,需要拆分树的节点 。插入新数字6 步骤如下:合并树的两个节点 删除键后,如果节点键数量小于最小键数时需要合并节点。下图一个节点可以拥有的最小键数为2。
它或者是一棵空树 ,或者是具有下列性质的二叉树:它的左子树和右子树都是平衡二叉树,且左子树和右子树的高度之差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 。常用算法有:红黑树、AVL树、Treap等。
AVL树:AVL树是最早被发明的自平衡二叉搜索树之一,它要求每个节点的左右子树的高度差不超过1 ,并在插入和删除节点时进行必要的旋转操作来维持平衡。其他实现:除了红黑树和AVL树外,还有替罪羊树 、Treap、伸展树等多种平衡二叉树的实现方法,它们各有特点,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。
首先插入一个根 ,然后插入子树,左边是小的,右边是大的插。如18。先拆除4跟12的联系 ,接上8,因为8是三个数的中间值,然后左边小右边大的插入上去。同理下面也是 。
⒜、节点:就是一个图中的0、2~~14 ,这些就叫节点。叶子节点:就是没有子节点的节点,比如图中的9~~14这些,0 、3这些就不是叶子节点。
⒝、叶子结点:也称为终端结点 ,指的是那些没有子节点的节点,即度为0的节点 。在计算机科学领域,二叉树是一种每个节点比较多有两个子树的树形结构。通常 ,这两个子树被称为“左子树”和“右子树 ”。二叉树常用于实现二叉查找树和二叉堆等数据结构 。
⒞、叶子节点是二叉树中没有子节点的节点,即度为0的节点。它们通常位于树的底层,不会进一步分叉。树的深度是指从根节点到最远叶子节点的最长路径上的边数 。树的深度决定了树的高度,它是衡量树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。
⒟ 、二叉树中的节点指的是树中的一个数据存放点;度指的是一个节点拥有子节点的数量;叶子则指的是没有子节点的节点。详细解释: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树形结构 ,每个节点比较多有两个子节点,通常称为左子节点和右子节点 。在这种结构中,节点、度和叶子有着特定的含义。节点是二叉树的基本组成单元。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、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,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、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,无任何商业用途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(文章、内容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)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999999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、维护您的正当权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