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傅璇琮先生考证,韦銮在当时是一位善画花鸟、山水松石的知名画家 ,韦应物从小就生长在一个富有艺术修养的家庭(见傅璇琮:《唐代诗人丛考·韦应物系年考证》) 。韦应物、夫人元苹 、子庆复三方墓志均称韦銮官“宣州司法参军”,弥补了史料的不足。唐时宣州属江南西道所辖,管户十二万多 ,辖八县。按唐制,上州司法参军,从七品下 。
韦应物的生平1 韦应物是唐朝山水田园诗派诗人,世称“韦苏州 ”。韦应物出身京兆韦氏 ,15岁时以唐玄宗近侍的身份出入宫闱。安史之乱爆发,唐玄宗西逃,韦应物失去官职 ,便进入太学读书。在唐代宗到唐德宗年间,韦应物先后担任洛阳丞、比部员外郎、苏州刺史 。
韦应物出生于玄宗开元二十五年(737年),14岁时凭借门荫进入仕途 ,担任右千牛。然而,他的青少年时期并非一帆风顺,曾因放荡不羁而涉足非法活动。直到肃宗乾元元年(759年)安史之乱后 ,韦应物痛定思痛,开始刻苦读书,从纨绔子弟转变为忠厚的儒者 ,诗歌创作由此起步 。
卷194_10 【鼙鼓行】 韦应物 淮海生云暮惨澹,广陵城头鼙鼓暗,寒声坎坎风动边。 忽似孤城万里绝,四望无人烟。又如虏骑截辽水 , 胡马不食仰朔天 。座中亦有燕赵士,闻鼙不语客心死。 何况鳏孤火绝无晨炊,独妇夜泣官有期。 卷194_11 【古剑行】 韦应物 千年土中两刃铁 ,土蚀不入金星灭 。
韦应物是唐代诗人。韦应物(737~792),中国唐代诗人,汉族 ,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唐朝时期大臣 、藏书家,右丞相韦待价曾孙,宣州司法参军韦銮第三子 。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 ,以门荫入仕,起家右千牛备身,出任栎阳县令 ,迁比部郎中,加朝散大夫。
韦应物是唐代的。以下是对韦应物的详细介绍:基本信息 韦应物(737~791年),字义博,是京兆杜陵(今陕西省西安市)人。他是唐朝时期的大臣和藏书家 ,出身于显赫的京兆韦氏家族——逍遥公房 。家族背景 韦应物是右丞相韦待价的曾孙,也是宣州司法参军韦銮的第三子。
作者:韦应物 朝代: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,上有黄鹂深树鸣。春潮带雨晚来急 ,野渡无人舟自横 。译文: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,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。春潮不断上涨,还夹带着密密细雨。荒野渡口无人 ,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。
韦应物是唐代的。以下是关于韦应物的详细介绍:基本生平 韦应物(737~791年),字义博,是唐朝时期的大臣和藏书家。他出生于京兆杜陵(今陕西省西安市) ,出身于京兆韦氏逍遥公房这一显赫家族 。家族背景 韦应物是右丞相韦待价的曾孙,也是宣州司法参军韦銮的第三子。
韦应物是唐代的。以下是关于韦应物的详细信息:生活时间:韦应物生活在737年至791年之间 。身份背景:他是唐朝时期的大臣、藏书家,出身于京兆韦氏逍遥公房 ,是右丞相韦待价的曾孙,宣州司法参军韦銮的第三子。仕途经历:韦应物以门荫入仕,起家为右千牛备身,后来出任栎阳县令 ,迁比部郎中,加朝散大夫。
韦应物是唐朝诗人,具体生活在唐朝中期 ,约公元737年至791年。他的一生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,经历了历史变迁与社会动荡 。其父亲是官员,因政治斗争被贬至边疆 ,所以韦应物成长环境较为艰苦,但他勤奋好学,热爱文学。他的才华获皇帝赏识 ,曾被任命为翰林学士编修历史。
韦应物是唐代诗人 。韦应物(737~792),中国唐代诗人,汉族 ,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唐朝时期大臣、藏书家,右丞相韦待价曾孙,宣州司法参军韦銮第三子。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,以门荫入仕 ,起家右千牛备身,出任栎阳县令,迁比部郎中 ,加朝散大夫 。
韦应物是唐代的。以下是对韦应物的详细介绍:基本信息 韦应物(737~791年),字义博,是京兆杜陵(今陕西省西安市)人。他是唐朝时期的大臣和藏书家 ,出身于显赫的京兆韦氏家族——逍遥公房 。家族背景 韦应物是右丞相韦待价的曾孙,也是宣州司法参军韦銮的第三子。
《滁州西涧》作者:韦应物 朝代: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,上有黄鹂深树鸣。春潮带雨晚来急 ,野渡无人舟自横 。译文: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,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。春潮不断上涨,还夹带着密密细雨。荒野渡口无人 ,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。
《寒食诗》: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这一重要的节日场景,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逝去亲人的哀思,充满了离愁别绪和温情 。 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:这首诗是韦应物送别他的朋友孟浩然的作品。诗中描述了黄鹤楼壮丽的景色和孤舟行驶于长江之上的场景,表达了离别之难和友谊之深。
出自唐·韦应物《赠王信御》 。此言有超然物外的志向 ,才会写出高洁清新风格的诗来。意在强调作品与人品的关系。昨别今已春,鬓丝生几缕 。出自唐·韦应物《长安遇冯著》。今已春,指又过了一年。此言岁月过去一年 ,白发就多添几缕 。以生机勃勃的春天反衬日益增添的白发,益发显出感伤衰老的主旨。
在《赋得暮雨送李胄》中,韦应物以暮雨中的景色为背景 ,抒发了送别友人时的深情厚谊和无尽的离愁。韦应物的作品中,还常常融入个人的身世之感,如《长安道》中对皇宫的描绘 ,以及《送杨氏女》中对女子离别的深深不舍 。
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,以门荫入仕,起家右千牛备身 ,出任栎阳县令,迁比部郎中,加朝散大夫。外放治理滁州 、江州刺史,检校左司郎中、苏州刺史 ,世称“韦苏州”、“韦左司” 、“韦江州 ”。贞元八年,去世,时年五十五岁 ,葬于少陵原。个人作品六百余篇 。
韦应物是唐代中期的一位诗人。以下是对韦应物所处时期及其相关信息的详细阐述:生活时期 韦应物生于公元737年,逝于公元792年,这一时期正处于唐朝的中期。唐朝中期是一个文化繁荣、艺术多元的时代 ,韦应物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诗人之一,其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的情感体验 。
韦应物是唐代中期的一位诗人。以下是对韦应物及其所处时代的详细解析:生活时期:韦应物生于公元737年,逝世于公元792年 ,这一时期正处于唐朝的中期。
韦应物是中唐诗人 。年轻时飞扬跋扈,横行帝都。仗着自己在玄宗身边当差,不学无术 ,为害乡里。玄宗归天之后,顿时失势,幸亏年纪不大,也才二十一 。韦应物是唐代哪个时期 唐玄宗时期。韦应物出身于京兆韦氏家族 ,与妻子元苹育有一子二女。他早年豪纵不羁,十五岁时,被任命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御前侍卫 。
韦应物是中唐时期的诗人。具体来说:历史背景:韦应物生活在唐玄宗之后的中唐时期 ,这一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,社会动荡不安。个人经历:韦应物年轻时曾在唐玄宗身边担任御前侍卫,但安史之乱后 ,他的生活轨迹发生了显著变化,开始涉足仕途,担任过多个官职。
韦应物是唐代中期的人物 。具体来说:生卒年份:韦应物生于公元737年 ,过世于公元792年,这一时间段正处于唐朝的中期。籍贯与身份:他是京兆万年人,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,属于汉族。文学成就: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,后人常将其与王维、孟浩然 、柳宗元并称 。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、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,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、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,无任何商业用途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(文章、内容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)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999999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、维护您的正当权益。